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6-25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生效,取代了之前生效的《婚姻法》。根据新的法律规定,探视权可以被强制执行。探视权的行使可以确保离婚后非直接抚养方与子女定期团聚,有利于修复家庭解体对父母和子女之间造成的情感伤害,促进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探视权的行使不仅可以满足父母对子女的情感需求,保持与子女的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地进行抚养和教育,还可以增加子女与非直接抚养方的沟通和交流,减轻子女对家庭破裂的感受,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规定探视权有利于保护子女受到关爱的权利。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探视权的执行案件与一般民事案件的执行有所不同,其执行难度较大,原因如下:
第一,执行标的具有特殊性。一般民事案件的执行标的通常是财物或具体行为,如迁移房屋、加工等。而探视权纠纷案件的执行内容是探视权及其行使方式。探视权作为一项身份权利,其执行目的在于消除阻碍探视权行使的情况,确保权利人能够实现和持续行使探视权利。因此,探视权案件的执行标的既涉及行为又涉及人身权利,具有抽象性,没有明确的执行标的。
第二,执行内容的长期性。与其他民事案件不同,除了离婚案件中定期支付抚养费的情况外,探视权纠纷案件的执行内容具有长期性。一旦探视权案件执行完毕,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并未消失。只要在子女未成年之前存在阻碍探视行为,执行程序将再次启动。
第三,执行内容的滞后性。人民法院在判决探视权案件时,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子女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以保护子女身心健康为原则确定具体的探视方式、时间和地点。法院通常会在判决中明确安排探视权的执行,以避免执行过程中的争议。然而,由于探视权案件的特殊性,执行内容受到父母和子女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周围环境的影响,法院判决时所依据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判决与现实情况相冲突。因此,继续执行原判决内容可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这就是执行内容的滞后性所导致的问题。
第四,执行目的的排除妨碍性。探视权纠纷案件的执行是因为存在一方阻碍未与子女共同生活方探视子女的情况。强制执行的目的是确保与子女共同生活方今后不再阻碍未与子女共同生活方探视子女,或要求其容忍未与子女共同生活方探视子女。
第五,探视权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是不履行协助义务的人。与一般民事案件的被执行人相比,探视权案件的被执行人具有明显的区别。在探视权执行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是探视的对象,考虑到未成年人意志不独立且易受支配的特点,尽管他们也是法律主体,实际上常常受到与其共同生活的父母的控制和支配。如果共同生活方当事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协助义务,或者阻挠探视行为,权利人的探视权就无法实现。因此,探视权案件的被执行人只能是与子女共同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