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13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指夫妻一方的重大过错导致婚姻关系破裂时,过错方应对无过错方的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失进行物质赔偿的法律制度。
婚姻是男女双方为共同生活目的而依法结成的一种民事契约,其中包含了双方的婚姻权利和婚姻义务。婚姻契约必须依照婚姻法严格缔结,而婚姻权利和义务主要由婚姻法规定。因此,婚姻契约的内容是婚姻法所事前规制的权利义务,也是婚姻的核心。
婚姻意味着权利和义务,配偶双方必须履行相互忠诚、相互扶助等义务。一方不履行义务,如虐待、遗弃、通奸等行为,会导致对方的财产或精神损害。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通过赔偿的方式,使无过错方得到财产补偿和精神慰藉。可以说,离婚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契约责任,即一方未能完全履行婚姻义务导致对方婚姻权利受损失的法律后果。
婚姻是一种契约,契约强调自由。因此,婚姻意味着自由。婚姻自由制度是基于契约自由的原则,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离婚不仅终止了夫妻双方的婚姻权利和义务关系,解除了婚姻契约,还使无过错方处于弱势地位。在离婚后,弱势方往往陷入心理伤感或精神困扰,甚至无法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许多婚姻弱势方宁愿勉强维持脆弱的婚姻契约,也不轻易选择离婚。
在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确立之前,婚姻司法实践中无过错方的损害通常得不到赔偿。无过错方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例如,过错方虐待、遗弃无过错方,对其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会导致无过错方的物质和精神损失;过错方重婚、与他人同居等不忠诚行为也会对无过错方造成精神创伤。以往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这些损害无法得到救济或补偿。
1、重婚行为
重婚分为法律意义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法律上的重婚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结婚。事实上的重婚是指男女双方在主观上具有永久共同生活目的的事实婚姻。根据婚姻法规定,过错方因重婚行为应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上的重婚是指当事人采取欺骗手段或方法取得婚姻登记机关的登记,法律予以认可。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一夫一妻制度。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与重婚不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关键在于是否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然而,法律对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有学者认为最高法院应在审判中积累经验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以便法官进行裁量。然而,我认为这样做可能会给实施违法行为的过错方留下漏洞。如果法律规定已婚配偶与婚外异性共同生活一个月即视为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那么过错方只需与婚外异性同居20天或25天,不到一个月,就足以导致婚姻破裂,但却无法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标准。这样的规定无法体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保护无过错方利益的目的。
3、实施家庭暴力
实施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在一些地区,家庭暴力通常无法得到及时解决,部分人甚至认为丈夫打老婆、家长打孩子是理所当然的。受到"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家庭暴力往往得不到妥善解决,长期下去,容易导致婚姻破裂。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虐待是指行为人经常故意地折磨、摧残家庭成员,对其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遗弃是指负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一方不履行法定义务,对需要赡养、抚养、扶养的另一方不予照顾。对于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情节严重者,其行为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的严重情节,将受到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