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08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夫妻离婚后,女方享有居住权。根据该司法解释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在离婚时没有住房,属于生活困难,双方可以协商或者法院可以判决有房一方以居住权或者所有权的形式予以帮助。
根据上述司法解释,居住权的主体是夫妻离婚后的生活困难方。然而,司法解释并未对居住权进行具体定义,也未确定居住期限的处理规则。此外,司法解释中未涉及居住权人是否可以将房产出租、居住权人是否有修缮义务、房产受损或灭失时居住权人的权利是否受影响,以及居住权何时终止和消灭的原因等问题。
司法解释对居住权的规定赋予了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然而,在实践中,部分法官仍然按照过去司法解释中暂住权的规定,将生活困难方的居住期限确定为“一般不超过两年”,并未充分适用现行司法解释中的居住权规定。
在夫妻起诉离婚并且法院判决双方离婚生效之前,双方仍然是合法夫妻,因此享有共同居住权。根据《婚姻法》第十五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此外,根据第二十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扶养费。
从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生效。根据该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的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生活困难,有负担能力的另一方应当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可以由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如果协议无法达成,可以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