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抽逃出资罪的立法解释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注册资本法律知识

关于抽逃出资罪的立法解释是什么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2-18

 
160771
抽逃出资行为在发生之后,只要是造成了公司的巨大损害,这个时候就可能会构成犯罪了,在构成了抽逃出资罪之后,一般所面临的法律规定是如何的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于抽逃出资罪的立法解释

一、主体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主体是公司发起人或股东。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众多,彼此关系松散,且可变性较大。因此,在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可能存在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的情况。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的各项事务,如报批、制订公司章程、召开创立大会、公告招股说明书、签订承销协议等。这些人和单位即为公司发起人。

二、主观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故意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或进行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对于因过失造成虚假出资的情况,不应视为犯罪行为。例如,非货币出资的评估出现误差导致虚假出资等情况。这是因为非货币财产价值无法自行表现,且常常存在变动,某些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评估误差难以避免,只要不是故意的,就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三、客体要件

抽逃出资罪的客体是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为了维护公司的注册资本和正常运作,国家通过公司法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方式、额度、转移出资或抽回股本的原则进行了规范性规定,以实现对各类公司的监督管理。

四、客观要件

抽逃出资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即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进行虚假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若行为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构成抽逃出资罪。

延伸阅读
  1. 公司破产股东的责任
  2.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
  3. 股东抽逃出资时债权人能否要求全体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4. 公司债务责任的界定
  5. 认缴制下如何认定抽逃出资罪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质押需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2. 土地开发股权转让的合法性
  3.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4.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5. 股权质押合同是否需要贴花?
  6.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7. 公司股权变更怎么办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