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2-22
抽逃出资罪的犯罪客体包括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其他发起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无论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登记注册前,必须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注册资本如实缴纳出资。虚假出资或随意抽回出资都违反了法律关于公司设立的规定,如果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危害后果,就构成犯罪,必须依法惩处。
抽逃出资罪的主体是公司的发起人或股东。公司的发起人是指依法创立筹办股份有限公司事务的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是不确定的社会公众,人数众多且相互关系非常松散,而且具有股票转让的可变性。因此,在创设股份有限公司时,不可能存在全体股东共同协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必须有一些人或单位依照法律规定,筹办创立股份有限公司所需的各项事务,如向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省政府报批、制订公司章程、举行创立大会、公告招股说明书、签订承销协议等等。这些人和单位就是公司的发起人。
抽逃出资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 必须是违反公司法有关出资规定的行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出资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其在公司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的大小。公司能否正常运转、公司承担责任的能力以及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都直接关系到股东是否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真实地足额地出资。因此,《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履行出资义务都作了明确规定。违反这些规定就属于违反公司法有关出资规定的行为。
2. 必须有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行为。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分为两种情况。首先,违反公司法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未转移财产权,属于虚假出资。其次,在公司成立后非法抽问出资或转走出资,属于抽逃出资。需要注意的是,合法转让出资只是更换股东,其资金仍属公司占用的资本,不属于抽逃出资。
3. 必须是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行为人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如果数额不大、后果不严重,也没有其他严重情节,就不能构成抽逃出资罪。
以上三方面缺一则不构成抽逃出资罪。抽逃出资罪是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只要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实施了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并且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时,就可构成抽逃出资罪,不需要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同时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