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未成年可作为房屋买卖主体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房产买卖纠纷法律知识

子女未成年可作为房屋买卖主体吗

点击数:44 更新时间:2024-09-23

 
156801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受到限制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所以未成年人很多活动要监护人决定,那么子女未成年可不可作为房屋买卖的主体?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未成年人在房屋买卖中的法律地位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由于未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他们不能作为房屋买卖的主体。如果未成年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该合同必须经过监护人的确认才能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订立的合同,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后,该合同才有效。但是,纯获利益的合同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需要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进行追认。如果法定代理人没有作出表示,则视为拒绝追认。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权撤销合同,撤销应当通过通知的方式进行。

无预售许可证的购房合同的有效性

由于商品房预售实行预售许可证制度,只有开发商持有预售许可证明并与买受人签订的预售合同才是有效的。否则,合同存在被认定为无效的法律风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明确规定:“出卖人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与买受人订立的商品房预售合同,应当认定无效。但是,在起诉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可以认定为有效。”

根据该条规定,在买受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前,如果商品房预售人取得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预售合同也可以被认定为有效。然而,这需要在起诉之前取得预售许可证明。

实际情况更为复杂,例如,在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后,预售许可证被行政部门撤销,或者在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时,开发商持有的预售许可证明已过有效期。对于这两种情况,考虑到预售许可证是基于行政管理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需要,不应轻易否定预售合同的效力。

因此,为了确保房屋预售合同的合法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建议购房者在与出卖者签订房屋预售合同时,要求对方提供已经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相关文件,并进行仔细审核和核验。

延伸阅读
  1. 假期工算童工吗
  2. 未成年人节目插播广告应遵循规定
  3. 人身保险合同立法中几个问题
  4. 假释家属需要做什么
  5. 有期徒刑的执行地点

房屋买卖热门知识

  1. 南宁二套房的贷款政策
  2. 合同编号:
  3. 2017年二套房贷款最新政策
  4. 商场转让的转让费问题
  5. 婚后买房怎么才能算个人财产怎么约定
  6. 2套拆迁房算不算二套房
  7. 二手房拆除门窗怎么维权
房屋买卖知识导航

房屋买卖解决方案

  1. 教育机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2. 未成年侵权纠纷
  3. 未成年工在劳动中的特殊保护
  4.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十岁以上(婚生/非婚生)孩子的抚养权
  7. 未成年人所生孩子的抚养怎么办?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