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解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样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拆迁诉讼法律知识

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解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样的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4-19

 
155341
土地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关心的一个话题,不仅仅是赔偿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会更加关心土地使用权纠纷的解决。那么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解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样的?以下内容由手心律师网在线小编为您整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农村土地使用权纠纷解决的法律依据

一、行政调处程序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般土地纠纷案件必须先由当地土地主管部门进行行政调处。只有当事人对行政调处结果不服时,才能按照司法程序解决。法院在未经行政调处的情况下不予受理。

二、保持土地现状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和在争议土地上建筑物或变更附着物。

三、维护合法协议和规定

历史上已经达成的合法协议、协定或乡规民约,只要不违背国家法律、法令和党的政策,应该予以维护。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四、具体分析和合理处理

对于因无偿占有或平调引起的纠纷,应根据现行党的政策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根据党在不同阶段的方针和政策,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处理意见。避免使用简单、武断、一概而论的解决办法。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与农村发展

土地管理法的修改是顺应现实客观需要的重大举措。通过完善征收与补偿机制,改革土地利益分配制度,将改革成果回归人民共享,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理性平衡。这无疑有助于减少征收中的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推动高速发展。

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放工作的意义

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放工作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惠民利民工程。通过确权登记发证,农民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为农民增加财政性收入提供产权保障。同时,确权登记发证可以有效解决土地权属纠纷,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农村牧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延伸阅读
  1. 产权和使用权有什么区别
  2. 国家划拨工业用地最长年限多少年
  3. 土地划拨的形式
  4. 征地拆迁如何通过信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 买他人单位集资房的注意事项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违法征地拆迁如何处理
  2. 房屋拆迁纠纷诉求信怎么写
  3. 征地拆迁程序不规范怎么办
  4. 拆迁的正常流程有哪些
  5. 征地维权的那些谣言,你听过吗
  6. 解决农村拆迁纠纷:如何处理村民不同意的情况?
  7. 离高铁30米在不在拆迁范围内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土地纠纷解决方案

  1. 房子70年产权到期怎么办?
  2. 土地承包经营的程序
  3. 土地承包的方式
  4. 土地权属变动应办理变更登记
  5.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6. 土地纠纷如何解决?
  7.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热门合同下载

  1. 共同开发合作协议范本
  2. 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范本
  3. 土地使用权抵押合同
  4. 房屋赠与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