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中,司法强拆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法律知识

征地拆迁中,司法强拆是什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4-17

 
15525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可以通过出让、出租等的方式取得,如果国有土地是属于住宅用志的,可以兴建房屋,那么征地拆迁中,司法强拆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司法强拆的定义和程序

司法强拆的定义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司法强拆是指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且不履行补偿决定的情况下,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司法强拆的程序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并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不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附具补偿金额、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相关材料。

强制拆迁听证的原则

公开原则

公开是保障听证程序顺利进行,防止滥用权力的重要条件。根据公开原则,举行听证会前应发出公告,告知利害关系人听证程序的时间、地点、案由等信息。同时,允许群众和记者旁听,并允许记者采访报道。在听证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在公开举行听证的地点进行陈述和申辩,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证据,以反驳对方的主张和证据。

取能分离原则

取能分离原则要求在听证过程中从事裁决和审判型听证的机构或人员,不能从事与听证和裁决行为不相容的活动,以确保裁决的公平性。

事先告知原则

在举行听证和作出强拆决定之前,应当事先告知相对人有关听证事项的主要内容、听证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相对人能够有效行使抗辩权,从而保证行政决定的适当性和合法性。

案卷排他性原则

案卷排他性原则要求在正式听证程序中作出的决定只能以案卷中的证据为依据,不能以当事人未知悉和未论证的事实为根据。这一原则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有效行使陈述意见的权利,以及反驳不利于已证据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怎么写征地拆迁听证申请书
  2. 违法征地拆迁如何补偿
  3.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问题的法律分析
  4. 城市拆迁怎么赔款
  5. 新农村征地拆迁程序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拆迁诉讼律师的收费标准
  2. 违法征地拆迁如何处理
  3. 征地拆迁程序不规范怎么办
  4. 拆迁的正常流程有哪些
  5. 征地维权的那些谣言,你听过吗
  6. 解决农村拆迁纠纷:如何处理村民不同意的情况?
  7. 清镇拆迁纠纷需要多少钱?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