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拆迁协议后多久给钱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协议 > 拆迁协议法律知识

签了拆迁协议后多久给钱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19

 
15507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拆迁部门要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对房屋拆迁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约定,房屋要先补偿后拆迁,那么签了拆迁协议后什么时候给钱?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拆迁补偿协议的履行和效力

一、拆迁补偿协议的履行

根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和被征收人在补偿方式、补偿金额、支付期限、产权调换房屋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上,可以通过订立补偿协议来确定。一旦补偿协议达成,当事人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义务进行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依法提起诉讼。

二、拆迁补偿协议的效力

拆迁补偿协议具有行政合同的实质特征,既包含行政性质,也具备民事契约的特点。行政特征表现在合同主体一方是行政主体,行政机关与被征收人的地位存在明显的不对等。契约特征则表现为土地征用合同仍然是一种合同,以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合意为前提。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是,行政法和民法各自具有特殊性,不能随意援用民法规定,但如果行政法对特定问题未作特殊规定,且民法中存在一般的法理原则,则可以适用民法规定。在行政合同中援用民法规定时,主要应当考虑要约、承诺和合同效力等民法原则。为使行政合同具备效力,签订合同的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权限;合同必须是双方真实合意的结果;合同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或公共利益。如果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该行政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无效合同。欺诈导致行政合同无效的特点包括:欺诈一方具有欺诈的故意,目的是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进行合同行为;欺诈一方采取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歪曲真相和隐瞒真实情况;受欺诈一方因为欺诈行为而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进行了合同行为,即欺诈行为与受欺诈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延伸阅读
  1. 工厂搬迁补偿标准
  2.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补偿费的发放时间
  3. 怎么看房子是否划入拆迁红线范围
  4. 有征地批文就可以拆迁吗
  5. 模拟拆迁补偿协议并不能强拆房屋

征地拆迁协议热门知识

  1. 征地补充协议
  2. 拆迁补偿协商不一致的法律诉讼程序
  3. 拆迁协议没有盖章有效吗
  4. 村委会盖章的拆迁协议有效吗
  5. 拆迁协议和安置协议不一致怎么办理房产证
  6. 房子有产权证,但未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可以维权吗一
  7. 拆迁协议产权可以赠与吗
征地拆迁协议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