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初始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点击数:70 更新时间:2024-08-19

 
143726
财产所有权的合法取得一种是原始所得,另一种就是继受取得。原始取得是第一手取得,继受取得是依据法律行为的取得。那么,初始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物权的取得方式

物权的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原始取得是指民事主体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物权,而不依赖于他人的权利和意思表示。继受取得则是指民事主体基于一定法律事实,依赖于他人的意思表示而取得物权。

原始取得的形式

在中国,原始取得的主要形式包括劳动生产、收益、孳息、添附、无主财产、拾得无主物、失散的饲养动物、先占、善意取得、没收、征收和税收。

劳动生产

劳动生产是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劳动活动获取劳动产品,并通过扩大再生产取得所创造的劳动产品。

收益

收益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的物质利益,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等收益。

添附

添附是指民事主体将不同所有人的财产或劳动成果合并在一起,形成新的财产。添附的方式包括混合、附合和加工。

没收

没收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采取的强制措施或手段,剥夺官僚资本、反革命分子或违法犯罪分子的财产,并将其归国家所有。

遗失物

遗失物是指他人不慎丢失的动产。根据民法通则,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给失主。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

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和隐藏物是指埋藏和隐藏于他物之中,所有权归属不明的动产。这类物品应归属于国家所有,并对上缴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无主财产

无主财产包括抛弃物、拾得物、漂流物、走失动物、埋藏物、隐藏物和无人继承财产等。这些财产没有明确的所有人。

延伸阅读
  1. 离婚婚房怎么判
  2.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3. 如何理解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
  4. 小额消费侵权维权:消协投诉的法律途径
  5. 刑事诉讼电子证据如何审查,法律怎样规定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教师资格证借给别人办资质需要承担责任吗
  2. 山西阳曲县法院调解:韩某夫妇应赔偿张某1200元损失
  3.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4.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5. 无因管理和不当得利的定义与特征
  6. 高利贷的法律标准
  7. 收支性融资风险的规避策略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