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会产生哪些法律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会产生哪些法律效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1-04

 
143502
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捡到了他人的财物,那么是需要进行归还的,这种情况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一般情况会产生怎样的法律效力?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力及返还范围

一、善意受益人的法律效力

善意受益人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获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的人。根据法律规定,善意受益人应当将其获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如果善意受益人是在无过失的情况下不知道其行为没有合法根据,那么他将被视为善意受益人。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仅限于现存利益。如果现存利益已经不存在,比如因形态改变或消失等原因,那么善意受益人可以不负返还义务。

二、恶意受益人的法律效力

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没有法律依据而获得利益的人。根据法律规定,恶意受益人应当返还其获得的一切利益,无论该利益是否存在。各国法律对于恶意受益人的返还责任相较于善意受益人有更严格的规定。我国法律虽然没有区分善意与恶意,但也规定了返还范围:“返还的不当得利,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和管理费后,应当予以收缴。”如果恶意受益人取得的利益不存在,无论是可归责于受益人的原因还是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应归责于受益人的原因,都应返还。如果所得利益不能返还,那么应偿还其价额,不能主张因利益不存在而免除返还义务。

三、先善意后恶意受益人的法律效力

如果受益人先是善意受益人,后变为恶意受益人,其返还范围应分两种情况处理:

  1. 在受益人得知无法律依据之前,即为善意受益人时,应按善意受益人的返还范围予以确认。受益人只能主张现存利益,不能主张所受利益不存在,负有返还责任。
  2. 在受益人得知无法律依据之后,即为恶意受益人时,应负有加重责任,按恶意受益人的返还范围予以确认。

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

一、不当得利的定义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引起的一种事实状态。因不当得利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为不当得利之债。其中获得不当利益的人为受益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受到财产损失的人为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不当得利是引起债权债务关系发生的一种法律事实,其发生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因此,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只能是事件而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二、不当得利的返还方式

  1. 原物返还:当原物尚存在时,应返还原物。
  2. 作价返还:如果原物已不存在,可以以相应的价值偿还。

三、不当得利的返还内容

返还不当得利时,除了返还原来所取得的利益外,由此利益所产生的孳息也应一并返还。受益人返还不当得利的范围受其善意或恶意的影响。

延伸阅读
  1. 小三收的财产属于不当得利吗
  2. 不当得利诉前是否可以转移财产
  3. 不当得利债权能够转让吗
  4. 支付宝转账给别人后,我能拿回我的钱吗
  5. 不当得利纠纷的概念是哪些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个人破产程序及法定流程
  2.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3. 分期付款的法律含义与行为特点
  4. 高利贷的认定标准
  5. 向个人借款利息一般是多少
  6. 高利贷怎么处理
  7. 高利贷要偿还吗,是什么相关规定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