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点及其认定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1-01
保护著作权,是著作权法的核心问题。而处罚著作权侵权行为人,使受到侵害的著作权得到救济,是著作权保护的核心。处罚和救济的前提,是对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正确地认定。与其他种类的侵权行为相比,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许多国家,不少著作权侵权案的二审与一审法院的判决截然相反。〔1〕?在我国近几年的著作权保护实践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从发展趋势来看,显而易见的侵权行为将可能减少,处于“模糊地带”的侵权案例将会增多。〔2〕?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点
1.侵权对象的特点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著作权,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的范畴。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45条和第46条的规定,共列举了14种著作权侵权行为。其中,有9种是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另外5种是侵犯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为了更全面地保护著作权,著作权法第45条还设立了一项弹性条款,即“其他侵犯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的行为”。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复制工具的不断改造,著作权侵权行为也会不断创新。目前,我国著作权法虽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侵权行为,但并未提供明确的侵权认定标准,这给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带来了困扰。与专利法和商标法相比,著作权法在侵权认定标准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本文将对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分析,结合民法基本原理和著作权法的规定,探讨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提供一些侵权认定的方法和原则,以更好地保护著作权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