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分析及案例分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法律知识

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分析及案例分析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0-05-25

 
143260

司法实践中,常用的著作权侵权认定原则有:

一、思想与表达两分法

将作品的'思想'(idea)排除在版权法的保护范围之外。这是版权法原理的基本要求。《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2款明确规定:'版权保护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字概念本身。' 我国版权局于1998年1月8日提交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下称草案)第5条也增设了版权法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概念、发现、原理、方法、体现和过程的条款。

思想与表达在一般作品中,可以清楚区分,但在计算机软件作品中,其界限并不明朗。

此外,即使属于思想的表达,但该表达属于公有领域,例如是唯一性的表达,则表达同样不在保护范围之内。

二、接触+相似原则

在分离思想与表达、公有领域与私权领域之后,如果两部作品相同或相似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部作品的作者是否有接触或者作品有接触的痕迹来判断是否构成抄袭。

如果权利人与被告的作品相同或类似,而被告方没法提供其创作过程以证明未进行模仿而是独立创作的,侵权即成立。可见,这里的举证责任的承担发生了倒置,即由被诉作品的作者证明自己没有接触过原告作品,否则就可以推定存在着接触。

在判断两部作品相同或者相似上,有所谓'实质部分'(substantial part)的说法,即被诉的作品模仿了权利人作品的'实质部分'。然而,到底什么是作品的'实质部分',怎样判断'实质部分',仍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有待于司法实践进一步的探索。

延伸阅读
  1. 著作权法定赔偿标准及相关案例分析
  2. 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例分析
  3. 著作权法定赔偿标准及相关案例分析
  4. 摄影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例分析
  5. 房屋漏水赔偿案例分析及法律指导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委托合同
  4.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