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的侵权与保护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法律知识

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的侵权与保护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08

 
143127
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环境里,我们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软件是一种著作权,不得侵犯。那么,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的侵权与保护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法律措施及体系

1. 技术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计算机软件的版权和版权人的合法权益,采取了多种技术手段来提高软件版权人对计算机软件的控制能力:

1) 防复制技术:采用序列号和网络认证技术,如“SCMS”系统,以防止用户进行复制行为。

2) 启封认证技术:软件附带标准条款合同,包括使用范围、质量保证、使用期限、免责条款、版权协议、仲裁协议等。用户必须接受这些条款才能使用软件产品。

3) 追踪反馈技术:通过互联网数据实时反馈信息,确保版权人能够实时掌控软件,只有获得版权人许可才能使用。

4) 电子水印技术:在软件产品中设定特定标识,用于鉴定软件的真伪。

5) 标准系统技术:不同区域采用不同标准,即使存在侵权现象,也只在一定可控范围内。

6) ECMS系统:通过鉴别版权人身份和密码保护措施,与用户进行交易,类似于契约。

2. 计算机软件行政保护体系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政保护体系,以版权局为中心,以知识产权会议为指导,技监局和工商局为辅助行政单位,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软件行政保护执法体系。

3. 司法保护措施

计算机软件是高技术和高智慧的结晶,版权人的权利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力。我国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并对其进行了修订,采用版权保护法来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权益。

总结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软件的保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但该条例对计算机软件在网络环境下的侵权与保护问题的规定较少。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网络环境下计算机软件的侵权与保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加以解决。

延伸阅读
  1. 在网络上使用恶意软件牟利的行为是否违法?
  2. 网络犯罪的特点
  3. 律师保密协议范本
  4. 侵权著作一般怎么处理
  5. 计算机软件侵权结果发生地怎么确定

著作权法热门知识

  1. 品牌托管的含义
  2. 软件登记申请须知
  3. 委托合同
  4.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5. 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中什么受时间限制
  6. 著作权登记审批期限
  7.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著作权法知识导航

知识产权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商标构成的要素
  3. 合作作品中的著作权
  4.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5.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
  6. 著作权申请登记
  7. 著作权的诉讼时效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