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6-22
合同保全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一般债权人免受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的损害。它允许债权人干预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以确保债权人能够实现其债权。合同保全主要通过代位权和撤销权来实现。
代位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消极不行使其对第三人(次债务人)的到期债权时,为保障自己的债权,可以代替债务人行使对次债务人的债权。
根据《合同法》及《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应满足以下条件:
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是原告,次债务人是被告,债务人为诉讼上的第三人。因此,如果债权人胜诉,由次债务人承担诉讼费用,并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其他必要费用由债务人承担。代位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合同法解释》的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次债务人应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因此,债权人的债权具有代位权行使的结果,享有优先受偿权利。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可以对债务人的抗辩向债权人主张。
撤销权是指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的行为,危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为保障自己的债权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处分行为的权利。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应满足以下条件:
债务人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包括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及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对于第三种处分行为,除了要求有客观上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事实外,还要求受让人知道该情形。
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如果在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权消灭。这5年期间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
一旦人民法院确认债权人的撤销权成立,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即被视为无效。此时,受益人应返还从债务人获得的财产。因此,撤销权的目的是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债权人并无优先受偿权利。
撤销权必须通过诉讼程序行使。在诉讼中,债权人为原告,债务人为被告,受益人或受让人为诉讼上的第三人。撤销权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合同法解释》规定,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所支付的律师代理费、差旅费等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如第三人有过错,则应适当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