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3-24
一般债权质押难以协调担保物权和标的债权之间的矛盾。一般债权质押属于物权范畴,物权效力强于债权效力是法学界的共识。然而,在一般债权质押中,质权人是否能够实现其权利以及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次债务人的履约情况。如果次债务人拒不履行债务或者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履约,质权人的权利实现将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因此,一般债权质押的核心问题在于,试图用一个既存的债权去保障一个新成立的债权,并赋予新成立债权人对标的债权的物权保障。然而,这种保障无法保证质权受标的债权弱效力影响的程度,导致一般债权质押的担保作用有限。标的债权可分为一般债权和证券债权,证券是质押的理想标的,尽管质权不直接指向具体物品,但作为证券质押标的的有价证券具有较强的流通性和变现能力,使得担保基础的交换价值容易实现。
我国的担保法明确规定其立法宗旨是促进资金和商品流通,并保障交易安全。一些学者认为,一般债权质押可以丰富质权标的的范围,增加出质人选择质权标的的自由度,为质权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然而,我们认为,保障债权实现并不意味着容忍债权设立的混乱。如果允许不具备确切担保作用的权利设质,将无法为债权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可能增加流通领域的不稳定因素。担保物权的可靠性不足以让人们信任时,交易安全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证,甚至会降低交易速度、增加交易成本,与担保法的宗旨背道而驰。此外,一般债权出质是为了鼓励交易和活跃商品流通,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债权甚至具有强于物权的效力,如买卖不破租赁原则的确立。然而,这些只是说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立法侧重于促进流通,但其基础始终是保障交易安全,并试图找到交易安全和迅捷的最佳平衡点。担保法的目的是消除人们的顾虑,保障交易安全。在立法价值取向上,安全性始终重于迅捷性。如果在担保法中宽容担保标的的泛滥,将动摇担保法的地位,使交易各方面临担保标的泛滥带来的风险。
首先,当债务人单独或与次债务人共谋侵害质权时,法律对质权人的保护性规定有时可能增加其成本。当出质人未行使其债权或实施无偿或低价处分债权时,我国法律规定质权人享有代位权或撤销权。然而,这种权利的意义远不及物权,实际上相当于用低价的救济替代了高价的支配权,质权人的物权身份完全丧失。此外,为使质权实现,质权人还需要随时关注标的债权债务关系各方的行为,尤其是对出质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增加了质权人的负担和质权实现的成本。
其次,当次债务人不履约时,法律对质权人权利的保障明显不足。一般债权质押的质权人的权利实现依赖于次债务人的履约。当履约受到阻碍时,质权人的质权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当次债务人拒绝履约时,质权人的质权可能难以实现。因此,从保护质权的角度来看,应允许质权人和出质人共同对其提起强制实际履行的诉讼。然而,对质权人而言,这样做的结果未必理想,因为质权人原本享有担保物权,但此时以一般债权人的身份出现,其行使权力的范围和力度必然减小。而且,当标的债权债务陷入其他纠纷时,质权人的诉讼地位只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方,这种主体地位的降低直接威胁到其作为物权人的地位。同时,质权人不可避免地卷入标的债权的纠纷中。
当债务人因客观情况无法履约时,根据不可抗力原则,债务人将被全部或部分免除债务,使质权人的质权无所指向。这无疑让质权人承担了他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风险,这是非常不公平的。此外,当质权人向次债务人行使质权无果时,质权人只能以一般债权人的身份追究原债务人的责任,这可能导致失去最佳的偿还机会,尤其是当原始债务人宣告破产时,这种损失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