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0-14
1. 未经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的债权能否产生代位权
根据合同法第73条和《合同法解释(一)》第11条的规定,代位权是债权人的权利。在代位权诉讼中,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是代位权的实质要件。因此,在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只要债权人能够提供一般证据(如合同、欠条等)证明债权的存在,法院应予受理,不一定需要经过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或确认的债权。2.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尚未到期,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即将届满时,债权人能否行使代位权
在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尚未到期、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即将届满时,应允许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然而,应规定行使代位权的结果归于债务人,由次债务人向债务人清偿债务。3. 债权有抵押、质押担保的情况下,债权人能否行使代位权
在债权有抵押、质押担保的情况下,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并不会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因此,应规定债权人不能行使代位权,以防止债权人滥用权利对债务人的干预和限制,并减少当事人的诉讼负担。然而,如果抵押、质押不足以保证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债权人可以行使代位权来追偿不足部分。1. 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
代位权的行使需要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并且该债权必须已届清偿期。2. 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债务人应当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即债务人未按照约定时间履行债务。3.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必须已经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即债权人因债务人未履行债务而遭受了实际损失。4. 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债务人的债权不能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债务人的债权应属于他人的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