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配合做医疗事故鉴定怎么办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1-12
在发生了医疗事故后,最理想的状态是医患双方都积极地配合做医疗事故鉴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能如此理想主义,那么,医院不配合做医疗事故鉴定怎么办?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鉴定的处理办法
卫生部明确责任分配
根据卫生部的表态,针对一些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现象,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学会直接判定伤残等级,医疗机构需承担全部责任。卫生部强调,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规定,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无法进行时,应承担责任。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请求,要求判定医疗事故等级和责任程度,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学会根据《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对患者的人身损害后果进行等级判定。对于无法判定等级的二级、三级医疗事故,按同级甲等定,责任程度则根据完全责任进行判定。
医疗机构参与鉴定的要求
医疗机构若无故不参加随机抽取专家库专家的情况,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向患者说明情况,并在患者同意后,按照相关规定随机抽取鉴定专家进行鉴定。若医疗机构存在上述情形之一,且对判定或鉴定结论不服,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再次鉴定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
医疗事故鉴定的资格
鉴定专家的抽取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双方当事人应随机抽取专家库中的专家参与鉴定,专家鉴定组应由3人以上的单数人员组成。在确定专家鉴定组成员后,由医学会在双方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对封存的病历资料进行启封。医学会会对当事人准备抽取的专家进行随机编号,并主持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专家编号,最后一个专家由医学会随机抽取。随机抽取结束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编号将由医学会当场公布,并记录在案。
专家回避的规定
当事人若有正当理由并说明,可以要求专家库成员回避。若专家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医学会应将其列入回避名单: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或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