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承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承担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1-21

 
134417

医疗事故的法律定义及性质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凡是违法或者违章医疗行为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都属于医疗事故。

一、医疗事故的契约关系性质

医疗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即医院与患者之间就患者疾患的诊察、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形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关系,一般称之为医疗服务合同。患者到医院挂号,表示该医疗服务合同已经成立,在医院和患者之间产生相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医院的权利主要为接受患者的报酬,而义务则包括以治疗为目的进行医疗活动、在实施医疗行为之前履行说明的义务、医疗过程中遵守医疗规章制度、严格医疗程序,以及保障医疗后果。

根据医疗服务合同的要求,如果医院一方在医疗过程中,因医护人员的过失,造成责任事故、技术事故或者医疗差错,损害患者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后果,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然而,从过失医疗行为侵害公民健康权、生命权的角度看,医疗事故无疑又是一种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医疗机构的过失医疗行为既侵害了患者的合同预期利益,也侵害了患者的固有利益,构成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根据《合同法》第122条的规定,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合同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在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既可以基于医疗机构违反医疗服务合同规定的义务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基于医疗机构侵害其人身、财产权利要求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

就实际情况而言,选择侵权责任确定医疗事故责任的性质对受害人更为有利,并且在现实和理论上也是如此。这样的选择更有利于保护患者的权利,避免患者因不清楚医疗关系的合同性质而不敢索赔,同时也可以防止医疗机构以合同约定为由拒绝对医疗事故的受害人进行赔偿。

二、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如下:

  1. 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可分为医疗机构、预防机构的医务人员。只有医疗机构或依法处于医疗机构地位的其他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过失致人身体损害的,才可构成医疗事故。预防机构的医务人员从事本机构业务范围的活动,不是医疗活动,不能成为医疗纠纷的主体。
  2.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 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 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 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在加害人的加害行为或其物件与受害人的损害结果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的前提下,确定加害人是否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事实上的原因只是反映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事实上的联系,并不直接引向侵权责任。行为人要对其行为结果负责,除了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还必须认定其行为是否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在判断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时,着重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涉及到法律政策、案情的具体社会环境、当事人的特定状况、时代背景以及伦理价值观念等因素,需要综合考量。

延伸阅读
  1. 医院漏诊应承担多少责任?
  2. 意外事故合作医疗能报多少
  3.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4. 法院判决被告承担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责任
  5.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患者挂错药物导致孕妇禁用药物注入体内
  2.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
  3. 行政处罚重从轻处罚的情形
  4. 刑事附带民事伤残鉴定标准
  5. 非法行医犯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6. 医疗纠纷处理技巧:应变能力、策略攻心
  7. 医疗侵权纠纷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