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时效防治行政不作为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什么是行政时效防治行政不作为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2-24

 
132837

行政时效防治行政不作为?

行政时效制度的建立对于防治行政不作为具有重要意义。行政程序法可以借鉴三大程序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上所规定的明确“审限”,规定行政机关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时给出的明确的期限,即时效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必须在一定的期限作出决定。

相关法律知识:

时效制度的建立,保障行政行为及时作出,避免因行政行为所拖延耽搁造成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损害,防止了官僚主义的发生,提高了行政效率,从而有利于稳定行政管理秩序和社会秩序。行政机关除不可抗拒等不能作为外,如不能在法定的期限内履行完毕即认定违法“不作为”,使行政审判中的“拖延履行”认定有个明确的说法,从而赋予行政相对人更多的权利,更好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强化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使双方权利义务趋于平衡,克服目前我国行政法中重保障效率程序,轻权力制约、权利保护之弊端,树立人民政府高效之形象。

延伸阅读
  1. 行政复议的第三人怎么确定
  2. 若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如何处理
  3. 商标法释义第六十一条
  4. 淄博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
  5. 公安有调解权吗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本国人犯罪会被驱逐出境吗
  2. 民告官的有效方法
  3. 治安调解影响政审吗
  4. 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怎么办
  5.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通释(下)
  6. 诉前保全和诉讼中保全措施的具体作用
  7. 管辖权异议审理实体吗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假冒注册商标纠纷
  2. 伪造商标标识的侵权纠纷
  3. 售假货注册商标的侵权纠纷
  4. 商标侵权纠纷
  5. 集体合同的效力
  6. 交通肇事逃逸
  7.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热门合同下载

  1. 程序员用工合同范本
  2. 采购代理合同范本
  3. 企业合伙协议书范本
  4. 行政答辩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