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9
根据公诉人提供的证据材料来看,结合庭审调查,被告人刘*国的行为并未构成聚众斗殴罪。事实上,本案是在被告朱*连与王-辉之间因练习手球发生矛盾,王-辉被打后,李*刚为了帮助王-辉出气找到朱*连要求其向朋友王-辉道歉。在朱*连未同意的情况下,双方约定晚上放学后在一中后门打群架,引发了这次聚众斗殴。
刘*国在此事件中并未参与斗殴,他只是在李*刚的指使下,与同学赵*清一同去高一(11)班找朱*连。然而,赵*清让刘*国不要参与此事,并劝说李*刚不让刘*国参加。最终,刘*国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与此次斗殴无关。因此,刘*国的行为不应被认定为聚众斗殴。
根据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需要同时具备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本案中,刘*国拿刀的行为并不构成危害行为,因为危害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而拿刀并未直接危害社会。此外,刘*国的行为与本案的危害结果无关,并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刘*国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罪仅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对一般参加者并不认定为犯罪。在本案中,刘*国既不是聚众斗殴的组织者、策划者、纠集者、指挥者,也没有在斗殴中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刘*国不应被认定为聚众斗殴罪。
根据刑诉法、未成年保护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应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并告知其享有的权利义务。然而,在本案中,公安机关在讯问刘*国时未依法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制作的讯问笔录中的不利于刘*国的供词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法律依据。
被告刘*国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农村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重点高中。他目前是高二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和人生的转折点。刘*国的行为是由于社会不良因素和他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不成熟所导致的。辩护人希望法院在判决时能够站在保护、教育、感化和挽救未成年人的立场上,对刘*国作出有利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