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转自诉”的立法漏洞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9-05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被害人申诉和自诉的规定
被害人申诉的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如果决定不起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在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如果不同意决定,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在接到申诉后,应当对案件进行复查,并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如果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害人也可以选择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给人民法院。
自诉案件的要件和举证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根据该规定,被害人要向法院提起自诉,至少需要承担两个举证责任。首先,被害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其权利。其次,被害人需要提供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书作为证据。然而,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条第三项的规定,如果被害人根据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提起自诉,他将无需承担第一个举证责任。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害人在案件中享有一定的权利,包括申诉和自诉的权利。申诉程序为被害人提供了一种向上级检察院申请复查决定的途径,以保护其合法权益。而自诉程序则允许被害人在检察机关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的权益。被害人在行使这些权利时需要遵守相关的程序和要求,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因此,了解和理解刑事诉讼法中有关被害人申诉和自诉的规定对于被害人维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