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自诉案件证据举证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自诉状法律知识

如何解决自诉案件证据举证问题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3-14

 
124928
刑事自诉案件,是公民个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直接立案、审理的案件。自诉案件包括三大类,(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这三类案件从提起诉讼时,自诉人就需提供相应的证据以支撑自己的控告主张,如果缺乏证据,又不能补充的,在审查立案阶段就会因起诉证据不足,被劝其撤回自诉或由人民法院直接裁定驳回起诉;自诉案件在审理中也会因起诉证据不足,被对方的证据驳倒而败诉。

基层法院审理自诉案件中的证据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审判员承办的12件刑事自诉案件的情况分析,当事人在举证过程中存在举证不力、缺乏证据或证据效力差、证据间矛盾多并且无法排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自诉案件的立案、审理和裁决,也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缺乏相关证据印证、诉讼过程中反复申请补充证据、取证不及时以致被告人躲避、当事人文化程度低等。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自诉案件中的证据举证问题,确保自诉案件的立案、审理和裁决质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重视和加强:

一、加强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宣传、教育

应加强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宣传和教育,特别是对地处农村或边远山区的群众。通过基层调解组织,将一些自诉案件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在诉讼之前。同时,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加强群众对自诉案件性质、诉讼要求的了解,接受举证责任教育,增强举证意识。

二、区分处理“起诉证据不足”的情况

在立案审查时,对于当事人提供的起诉证据不足的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1. 当事人有能力举证的,告知其应自行举证,并指导其举证范围和诉讼时效等规定,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主动取得相应的证据,顺利进入诉讼程序。2. 当事人有举证能力,但对如何举证不清楚的,应指导其通过正当途径和合法方法取得证据。在起诉阶段,指点当事人应提供哪些证据,完成取证的时间,以及诉讼时效等要求,让当事人经过努力提供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在立案后,通过补充证据来解决证据不足的问题。这种做法更适合大多数自诉人文化程度低、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因证据问题不能立案而产生的缠诉和上访。

结论

针对自诉案件中的证据举证问题,应加强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宣传、教育,区分处理“起诉证据不足”的情况。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自诉案件的质量,减少因证据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为自诉案件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延伸阅读
  1. 刑事自诉案件的提起及审理程序
  2. 没有合作协议怎么起诉诈骗
  3. 自诉案件起诉的条件
  4. 刑事自诉案件管辖的确定
  5. 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文书热门知识

  1. 上诉审程序的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而法律对再审抗诉的提出没有规定期限
  2.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辩护词
  3. 刑事裁定书的撰写方式
  4. 环境污染罪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
  5.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的书写方式
  6. 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样本的构成和要素
  7. 滥用职权罪辩护词
刑事文书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