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9-08
抗诉书和上诉状是在司法程序中提出上诉的两种不同文件。虽然它们都是为了对不满意的判决进行上诉,但在主体、理由、提起方式和途径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上诉的主体包括刑事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他们拥有独立、完整的上诉权。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在获得被告人同意后也有权提起上诉,但他们仍然是以被告人的身份提起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也有完整、独立的上诉权。被害人没有上诉权,但有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权利。但被害人只能就一审的判决请求抗诉,对裁定不能请求。
有权二审抗诉的主体仅限于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不能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
上诉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不服就可以提起上诉。抗诉必须是人民检察院认为原裁判确有错误。
上诉可以采用书状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抗诉必须以抗诉书的形式提交,不得采用口头形式。
上诉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必须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不能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
上诉只能在一审判决后判决未生效的上诉期内提出。检察机关的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二审抗诉只能在抗诉期内提出,而再审抗诉在判决生效后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