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9-05
刑事调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中间人的主持,促使被害人和被告人就赔偿纠纷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刑事调解仅限于被害人与被告人之间的赔偿纠纷,对被告人是否定罪、量刑等刑事问题不适用调解。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担任调解人;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担任调解人;在审判阶段,法院担任调解人。
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完全履行,被害人不得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审判阶段,如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庭履行,法院将记录在案,不再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当庭无法履行,法院将制作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效力。如果调解不成,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将与刑事案件合并审理。
附带民事诉讼仅限于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而刑事调解没有此限制,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后,精神损失也可以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对每一项赔偿要求都需要提供证据,而刑事调解不一定要求提供证据。刑事调解协议依赖于双方自愿达成并及时履行,能够有效执行;而附带民事诉讼则依靠国家强制力执行,但对于没有财产的被告人来说,无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