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31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适用于以下情况:
1. 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
2. 经法定程序鉴定属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
3. 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程序被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虽然二审程序在理论上是终审程序,当事人不能再上诉,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纠正。然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只有法院的判决、裁定才可以申诉,不包括决定。因此,如果中级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不允许复议,将剥夺当事人的救济权。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救济权利,刑事诉讼法第287条规定的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不服的,应作广义理解,既包括一审也包括二审,使得当事人的救济权利得以保障。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丁区法院在发回重审时存在以下违法行为:
1. 审理强制医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
2. 本案被告人段某系成年人,所犯抢劫罪不属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3. 审理强制医疗案件时,应当通知段某的法定代理人到庭。
4. 段某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其法定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160条的规定,对于法院认定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对已经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应当一并作出附带民事诉讼判决。因此,丁区法院在发回重审后,应当就民事赔偿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应当在判决中宣告被告人段某不负刑事责任,并同时作出对被告人段某强制医疗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