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止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诉讼中止法律知识

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止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21

 
123302
诉讼时效中止一直是困扰着广大老百姓的问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我们有责任为老百姓讲解关于诉讼时效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手心律师小编就为您总结了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相关知识。

诉讼时效中止的定义和法条解读

一、诉讼时效中止的含义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权利人无法行使诉讼请求权,此时诉讼时效的计算暂停。当不可抗力消除后,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二、与诉讼时效中止相关的法条

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

1. 第一百三十九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继续计算。

2. 第一百四十条:提起诉讼、当事人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会中断诉讼时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 第一百四十一条:如果法律对诉讼时效有其他规定,按照法律规定执行。

此外,《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民事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有其他法律规定,按照该规定执行。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除非有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时效期间。

三、诉讼时效中止法条的解读

1. 诉讼时效中止必须是基于法定事由。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类情况: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其他阻碍的情况包括:

a)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b) 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

c) 权利人被义务人或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d) 其他导致权利人无法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况。

2. 中止时段: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才会产生中止诉讼时效的效力。

3. 期间计算: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中止的时间过程不计入时效期间。因此,民法将时效中止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

四、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分为普通诉讼时效期间和特殊诉讼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于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的所有民事法律关系,为2年。特殊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于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1. 短期诉讼时效:

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适用于以下情况:

a) 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

b) 出售未声明质量不合格的商品的;

c)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2. 长期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为2-20年。例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的诉讼时效为4年。

根据《环境保护法》第六十六条,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然而,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3. 绝对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绝对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如果超过20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4. 相关法条: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除非有其他法律规定。

根据第一百三十六条,以下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a) 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

b) 出售未声明质量不合格的商品的;

c)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d)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

根据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然而,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第一百三十八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延伸阅读
  1. 因合同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是多久
  2.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什么
  3. 判决书不执行几年失效
  4. 因胁迫请求撤销婚姻的,诉讼时效适用中止的规定吗
  5. 申请执行期限已过如何救济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和解不再侦查吗
  2.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怎样进行
  3. 律师见嫌疑人期间要做什么
  4. 嫌疑人朋友可否委托律师
  5.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6. 刑事诉讼代理人可以是朋友吗
  7. 开庭后申请回避是否也可以呢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