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含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诉讼期间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含义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7-18

 
123189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享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一旦案件经过侦查机关的侦查终结,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被害人就可以选择委托诉讼代理人。法律还规定,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也可以代表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例如,如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以为其委托诉讼代理人。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被害人因伤重等原因无法行使权利,其近亲属也可以为其请诉讼代理人。为了确保被害人能够方便地行使这一权利,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的3日内,应当向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自诉案件中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作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一般情况下就是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根据法律规定,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提起诉讼时就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只要自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可以选择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也应当在受理自诉案件后的3日内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

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参照了关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范围。被害人可以在以下范围内选择委托1至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律师、人民团体或被害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被害人的监护人和亲友。

刑事诉讼代理的定义和职责

刑事诉讼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参加诉讼并进行相关活动的一项法律制度。代理人在代表被代理人参与诉讼活动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并承担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
延伸阅读
  1.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取保候审问题
  2. 刑事案件二审是否可以不开庭审理
  3. 逮捕后的取保候审资格
  4. 合作开发合同纠纷刑事上诉状解释怎么
  5. 刑事自诉案件的特点及程序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
  2.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
  3.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时间限制
  4. 2018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内容
  5. 行贿是否构成犯罪——从法律角度分析
  6. 无罪释放的法律规定
  7. 销售假药辩护词范文如何书写?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