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的期限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诉讼期间法律知识

违法行为的期限是什么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27

 
123125
违法行为的界定是依据其主体是否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的行为,违法行为一旦发生就不能够当作不存在,是要追究相关人的责任和相关的赔偿。而且违法行为是有期限进行限定的,必须在期限之内对违法行为进行判定。那么违法行为的期限是什么?下面就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讲解吧。

追诉时效的法律规定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不同犯罪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有所不同。

一、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

根据法律规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二、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

对于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三、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

对于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四、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

对于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犯罪行为,其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有必要追诉,须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后,仍然可以追诉。

违法行为的概念和分类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不同,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违法行为的广义和狭义

违法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即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狭义的违法行为指严重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和区别

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构成犯罪。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大多数犯罪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而违法行为则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与其他行为的区别

违法行为与违反道德的行为和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存在区别。违法行为与违反道德的行为有部分重叠,但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违反道德;同样,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并不都构成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

行政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四条,这四条必须同时具备:

一、行政主体的要求

行政违法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只有行政主体的行为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非行政主体的行为不可能构成行政违法。

二、法定义务的要求

行政主体必须负有相关的法定义务。行政主体依法享有行政管理的权力,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确定行政主体的行为是否构成行政违法,必须首先确定其是否负有相关的法定义务。

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行政主体必须未履行或未承担法定义务。只有在行政主体未履行或未承担法定义务的情况下,才能构成行政违法。也就是说,行政主体的行为必须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四、主观过错的要求

行政违法行为的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只有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持有的心理状态属于过错,才能构成行政违法。

延伸阅读
  1. 不能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情形有什么
  2. 如何将行政处罚与刑罚进行折抵?
  3. 被诬陷偷东西怎么办
  4. 卖假药的量刑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5. 信用卡套现犯法吗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免于刑事处罚与不起诉的区别是什么
  2. 各级人大代表都享有司法豁免权吗
  3. 检察院两次退补最后作出不起诉,这给取保有区别吗
  4. 和解刑事不立案吗
  5. 强制医疗病人没有人权吗
  6. 党员处分申诉程序
  7. 怎样才能申请法官回避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