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法理论中的违法性进行剖析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法律知识

对刑法理论中的违法性进行剖析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10-19

 
122598

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行为人对违法行为的认识

刑法分则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行为人在实施符合客观构成要件的行为时,应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具体而言,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具有法益侵犯性,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故意犯罪的成立只需满足实质侵害,而形式违法性的认识则不属于故意的构成要件。由于人的认识有限,我们也无法要求行为人必须现实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具有形式违法性。因此,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是故意犯罪的独立要件之一。

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

要判定行为人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首先需要确定违法性认识的对象,即刑法的禁止规范与评价规范。一旦行为人错误地认识了这些对象,就会发生违法性错误,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被法律禁止。这是对法律本身的评价产生了误差。另外,还需解决违法性错误与事实错误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如何区分违法性错误中涵盖的规范事实错误与实际事实错误。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事实错误也是阻碍故意犯罪概念的关键因素,需要与违法性错误进行区分。事实错误包括客观构成要件的实际错误和违法性阻却事由的事实前提的错误。

判断违法性回避可能性

要判断违法性回避可能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行为人具有违法性认识可能性;(2) 行为人有对其行为法律性质进行考量的契机,如在法律状况产生疑问时、知道自己要在法律特别规制的领域活动时,或者知道自己的行为会侵害个人社会利益时。这些情况下,行为人会有特别的知法要求;(3) 具备回避违法性的期待可能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违法性认识可能性在刑法中的作用和判断方法。
延伸阅读
  1. 侵犯软件复制权的要件
  2. 合同欺诈行为处罚办法是怎样的
  3. 摄影拍建筑发布算侵权吗
  4. 抄袭是否构成著作权侵犯
  5. 著作权受侵害的要件是什么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律师与犯罪嫌疑人是亲属关系能做辩护人吗
  2. 办理检察院查询证明无犯罪记录流程是怎样的
  3. 刑事案件开庭前先进行民事调解还是开庭后民事调解
  4. 党员处分申诉程序
  5. 嫌疑人朋友可否委托律师
  6.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7. 刑事诉讼代理人可以是朋友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