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08
回避的期间,是指回避适用的诉讼阶段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回避适用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等,因而适用于侦查、起诉和审判等各个诉讼阶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开庭时,审判长应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在告知当事人所享有的申请回避权后,当事人即可行使这一权利。因此,在法庭审判开始后,审判长应首先向当事人告知申请回避权,然后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行使这一权利。只有这样,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审判人员、公诉人等才能被排除出法庭审判过程。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程序适用于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起诉阶段的回避程序没有明确规定。为确保回避制度在这两个诉讼阶段得到切实的贯彻实施,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在侦查、审查起诉活动开始后,应向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当事人告知回避申请权。由于侦查与审判不同,诉讼各方在侦查阶段难以集中在同一场所进行诉讼活动,因此一般认为侦查阶段的回避应以自行回避和指令回避为主,同时兼采申请回避。然而,检察机关应加强对侦查程序合法性的监督。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如果有法定回避情形,应自行主动回避。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如果发现某一检察官有法定回避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可以指令其回避。同时,犯罪嫌疑人、被害人等当事人也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要求该检察官回避的申请。对于案件已被决定移送法院审判的,当事人在开庭后也可以要求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官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