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申请回避如何处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当庭申请回避如何处理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122142
在诉讼庭审时,为了避免与案件有关系的人参与到案件的审判中,而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影响审判结果的公正性,当事人是可以申请回避的。那么当庭申请回避如何处理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庭申请回避如何处理

根据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其他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回避,也需要法庭接受申请和核实。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审判长分别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和申请回避的理由。如果当事人、法定代理人申请审判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人员回避,合议庭认为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依照本解释有关回避的规定处理;认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当庭驳回,继续法庭审理。如果申请回避人当庭申请复议,合议庭应当宣布休庭,待作出复议决定后,决定是否继续法庭审理。同意或者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及复议决定,由审判长宣布,并说明理由。必要时,也可以由院长到庭宣布。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三十一条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的规定也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这些人的回避都要由负责人作出的,不能当庭决定,所以应当是决定延期审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五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三)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延伸阅读
  1. 开庭后申请回避是否也可以呢
  2. 对公诉人申请回避由谁决定
  3. 主审法官是否可以自己申请回避
  4. 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民事权利
  5. 书记员需要回避的情况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刑事和解不再侦查吗
  2.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怎样进行
  3. 律师见嫌疑人期间要做什么
  4. 嫌疑人朋友可否委托律师
  5. 物业合同纠纷判决书怎么写
  6.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7. 刑事诉讼代理人可以是朋友吗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工伤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2. 劳动工伤事故争议仲裁申请书范本
  3. 装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