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1-2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指受害人因犯罪分子的不法侵害导致人身权利和财产受损而提起的一种赔偿请求。它是司法机关在解决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处理受害人的民事赔偿的一种特殊诉讼活动。该制度的可赞之处在于,大大节省了受害人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司法效率和减低了司法成本。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受害者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求得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然而,如果受害人在刑事判决之前未能及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仍然可以在判决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民事诉讼的周期往往比刑事诉讼的周期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是:“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因此,很多当事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犯罪分子的行为导致受害人的人身和财产遭受损失,就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有在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质损失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情况下,才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如果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导致其遭受物质损失,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追缴或责令退赔。被追缴或退赔的情况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进行考虑。如果经过追缴或退赔仍然无法弥补损失,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