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附带民事诉讼法律知识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8-20

 
121863
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申请执行的期间为几年呢,相关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呢,诉讼时效中止是什么意思呢,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意思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期限过了怎么办”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法定执行时效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况,适用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相关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中止

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基于法定事由。这些法定事由可分为两类:一是不可抗力,例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这些情况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若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且在最后六个月之前发生并持续到最后六个月时仍未消失,那么诉讼时效将被中止。

诉讼时效中止之前已经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继续进行的期间合并计算。中止的时间过程则不计入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止被视为诉讼时效完成的暂时性阻碍。

诉讼时效中断

根据《诉讼时效若干规定》,以下情况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申请仲裁、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请破产债权、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在诉讼中主张抵消等。

此外,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请求的,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同样,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行为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法定执行时效的重要性

法定执行时效对于判决书的执行具有重要意义。一旦执行时效过期,尽管判决书仍然有效,权利人仍可以要求对方履行义务,但判决书失去了强制执行力,变得无效。

因此,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法定执行时效的规定,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执行申请,以确保判决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延伸阅读
  1. 诈骗取得国家赔偿算是诈骗吗
  2.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拒不履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3. 刑事附带民事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过了怎么办?
  4.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如果不赔偿会怎么样
  5. 刑事附带民事无力赔偿怎么办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2. 刑事速裁程序是否需要犯罪嫌疑人同意
  3.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4. 刑事附带民事案子提交材料
  5.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6. 申请抗诉时限:向检察院争取正义的窗口?
  7. 醉驾简易开庭的流程适用吗?醉驾酒精300如何处理?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