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2-16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因犯罪行为导致人身权利受侵犯或财物受损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已故被害人的直系亲属,可以代表被害人提起诉讼。
对于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诉讼。
要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除在逃同案人外,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必须明确提出赔偿请求,并提供相应的事实根据。
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提起的诉讼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之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后的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提起。如果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没有提起诉讼,将不能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不过,在刑事判决生效后,仍然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需要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如果书写诉状有困难,也可以口头起诉。
必须提供原告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必须提供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
当事人在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具有以下权利和义务:
当事人有权委托一至两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委托他人代理诉讼时,必须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和诉讼代理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如果委托人为单位,还需加盖单位印章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印章(或签名)。
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具体的委托事项和权限。如果仅写明“全权代理”而没有具体授权,代理人将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除非有委托人特别授权)。
如果诉讼代理人是非执业律师,必须在授权委托书上写明该诉讼代理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原件需交给审判人员核对)。
如果诉讼代理人更换或权限发生变更,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法院。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收集和提交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诉讼义务。
如果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以各种方式妨碍刑事诉讼,法院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如果原告人经传票传唤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将按撤诉处理。
如果对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提起上诉时,必须向原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如果认为有错误,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提出申诉不会停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