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回重审简易程序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发回重审简易程序规定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12

 
12171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一、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为了保障和方便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规定。

根据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但是,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

  1. 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2. 发回重审的;
  3. 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4. 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
  5. 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如果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并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基层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但是,人民法院不得违反当事人自愿原则,将普通程序转为简易程序。

如果当事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人民法院认为异议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二、起诉与答辩

原告本人不能书写起诉状,委托他人代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将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诉讼请求、事实及理由予以准确记录,将相关证据予以登记。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述记录和登记的内容向原告当面宣读,原告认为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捺印。

当事人应当在起诉或者答辩时向人民法院提供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收件人、电话号码等其他联系方式,并签名或者捺印确认。送达地址应当写明受送达人住所地的邮政编码和详细地址。受送达人是有固定职业的自然人的,其从业的场所可以视为送达地址。

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双方当事人、证人。

双方当事人到庭后,被告同意口头答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当即开庭审理。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和开庭的具体日期告知各方当事人,并向当事人说明逾期举证以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由各方当事人在笔录和开庭传票的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捺印。

如果人民法院按照原告提供的被告的送达地址或者其他联系方式无法通知被告应诉,应当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1. 原告提供了被告准确的送达地址,但人民法院无法向被告直接送达或者留置送达应诉通知书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2. 原告不能提供被告准确的送达地址,人民法院经查证后仍不能确定被告送达地址的,可以被告不明确为由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被告到庭后拒绝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拒不提供送达地址的后果。经人民法院告知后被告仍然拒不提供的,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 被告是自然人的,以其户籍登记中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为送达地址;
  2. 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以其工商登记或者其他依法登记、备案中的住所地为送达地址。

因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不准确、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人民法院,或者当事人拒不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而导致诉讼文书未能被当事人实际接收的,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 邮寄送达的,以邮件回执上注明的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2. 直接送达的,送达人当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受送达的自然人以及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签收诉讼文书的,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负责收件的人拒绝签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见证。被邀请的人不愿到场见证的,送达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时间和地点以及被邀请人不愿到场见证的情形,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或者从业场所,即视为送达。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负责收件的人是同一案件中另一方当事人的,不适用前款规定。

三、审理前的准备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并将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及相关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如果异议不成立,应当口头告知双方当事人。

下列民事案件,在开庭审理时应当先行调解:

  1. 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
  2. 劳务合同纠纷;
  3. 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4. 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
  5. 合伙协议纠纷;
  6. 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但是,根据案件的性质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不能调解或者显然没有调解必要的除外。

调解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要求摘录或者复制该调解协议的,应予准许。

调解协议符合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调解协议生效后一方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持民事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可以当庭告知当事人到人民法院领取民事调解书的具体日期,也可以在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次日起十日内将民事调解书发送给当事人。

四、开庭审理

以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发送的开庭通知,未经当事人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当事人已经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作为按撤诉处理和缺席判决的根据。

开庭前已经书面或者口头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当事人各方均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审判人员除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外,可以不再告知当事人其他的诉讼权利义务。

对没有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当事人,审判人员应当对回避、自认、举证责任等相关内容向其作必要的解释或者说明,并在庭审过程中适当提示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指导当事人进行正常的诉讼活动。

开庭时,审判人员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答辩意见归纳出争议焦点,经当事人确认后,由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质证和辩论。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争议的,审判人员可以在听取当事人就适用法律方面的辩论意见后迳行判决、裁定。

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一次开庭审结。但是,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开庭的除外。

书记员应当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对于审判人员关于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告知、争议焦点的概括、证据的认定和裁判的宣告等重大事项,以及当事人申请回避、自认、撤诉、和解等重大事项,应当详细记载。庭审结束时,审判人员可以根据案件的审理情况对争议焦点和当事人各方举证、质证和辩论的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就是否同意调解征询当事人的意见。

审判人员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的,应当在审限届满前及时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五、宣判与送达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除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当庭宣判的以外,应当当庭宣判。

当庭宣判的案件,除当事人当庭要求邮寄送达的以外,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领取裁判文书的期间和地点以及逾期不领取的法律后果。人民法院已经告知当事人领取裁判文书的期间和地点的,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领取裁判文书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在指定期间内未领取的,指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届满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从人民法院指定领取裁判文书期间届满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当事人因交通不便或者其他原因要求邮寄送达裁判文书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邮寄送达。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邮寄送达的,邮件回执上注明收到或者退回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从邮件回执上注明收到或者退回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双方已经提交给法庭的证据材料缺席判决。按撤诉处理或者缺席判决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将裁判文书送达给未到庭的当事人。

定期宣判的案件,定期宣判之日即为送达之日,当事人的上诉期自定期宣判的次日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在定期宣判的日期无正当理由未到庭的,不影响该裁判上诉期间的计算。当事人确有正当理由不能到庭,并在定期宣判前已经告知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将裁判文书送达给未到庭的当事人。

六、其他

本院已经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本规定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2003年12月1日以后受理的民事案件,适用本规定。

延伸阅读
  1. 简易程序怎样转成普通程序
  2. 小额速裁如何转普通程序
  3. 第一审程序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4. 刑诉发回重审能用简易程序吗
  5. 刑事案件发回重审开庭程序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行政赔偿数额的合理计算方法
  2. 高院发回中院再审通过审委会审查才能判决吗
  3. 民事案件发现新证据可以申请再审吗
  4. 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意见正确如何处理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条具体有哪些
  6.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7. 一审二审终审后还能抗诉吗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