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死刑复核现状的反思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我国死刑复核现状的反思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03

 
121413
生命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是人类其他权利如政治权利、人格权利和财产权利等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与客观前提。然而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旨在剥夺人的生命的死刑制度却被历代君主王臣奉为万能的治国之术。死刑自其随着阶级出现,国家产生而产生之后,作为对付犯罪的有力措策,地位显赫,不容置疑。直到十八世纪,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萨*雷?**利亚在其《论犯罪与刑罚》(1764)一书的第十六节《论死刑》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死刑罚的残酷性,不公正性和不必要性,开创了批判死刑罚,限制直至废止死刑罚运动的先河。在人们对死刑的价值功能进行理性思考之后,文明社会里轰轰烈烈的废除死刑运动蓬勃发展,呼声此伏彼起,如今,世界范围内截止1993年底,已有53个国家全面废除了死刑制度,有16个国家对普通犯罪废除了死刑,还有21个国家实际上长期未执行过死刑。[1]也就是说,限制与废止死刑已成为大势所趋,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完全符合刑罚人道与刑罚轻缓化思想及现代刑罚观念。

我国死刑复核制度的现状及改造设计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引发的法律冲突和对死刑复核制度的打击

我国根据自身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情况,一直以来坚持“保留死刑,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死刑政策。为了限制和减少死刑的适用,我国严格规定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未满18周岁的犯罪人和怀孕的妇女在审判时可以被判处死刑。此外,我国还创造性地引入了死缓制度,赋予死刑以“不死”的含义,并在审判程序中设置了特殊的死刑复核制度,以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死刑复核制度作为我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并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发展和完善。尽管经历了风雨,但该制度至今仍然在现行刑事诉讼法典和刑法典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反映了死刑复核制度在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方面具有巨大的威力,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我党和国家对“慎杀少杀”死刑政策的高度重视。

死刑复核制度的设立使得死刑案件在一审和二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道检验和核准的环节,符合人类认识的往复规律,适应了生命不可再生的特性,有利于确保死刑适用的准确性。同时,死刑复核制度对死刑适用的控制也保障了我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少杀防错”政策的落实和贯彻。此外,死刑复核程序有助于发现和及时纠正法院在死刑适用中的偏差和错误,进一步统一了死刑适用的规范和执行标准。

二、对死刑复核制度的理性反思和改造设计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法治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死刑复核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死刑复核权下放引发的法律冲突。目前,死刑复核权下放给了地方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的权力,但这与刑事诉讼法典和刑法典中对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职责的规定存在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现行法律进行修订,明确各级法院在死刑复核中的职责和权限。

另一个问题是死刑复核制度面临的致命打击。由于死刑复核程序的复杂性和耗时性,导致很多死刑案件无法及时得到复核,从而影响了死刑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简化死刑复核程序,缩短复核时间,确保死刑案件能够及时得到复核。

总之,我国死刑复核制度在限制和减少死刑适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对死刑复核制度的理性反思和改造设计,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死刑适用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确保死刑政策的正确执行。

延伸阅读
  1. 死刑复核程序是怎样的
  2. 报送死刑复核需要哪些材料
  3. 死刑复核程序审判员有几个
  4.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5.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案件流程是什么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二审未缴费能申请再审吗
  2. 几个检察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如何确定管辖
  3. 受理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申诉的部门
  4. 对通知撤销案件书没有异议如何处理
  5. 公审可以参加庭审吗
  6. 刑事裁定书(再审后的上诉、抗诉案件二审维持原判用)范本
  7. 速裁程序有合议庭吗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