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案件流程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知识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案件流程是什么

点击数:53 更新时间:2024-11-17

 
121351
如果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死刑的,对于死缓程序,是由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核的,死刑立即执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的。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案件流程是什么,希望对您有用。

最高法院对死刑案件的复核程序

第十五章 死刑复核程序

根据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的程序应根据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一)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的,应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不同意的,应按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二)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抗诉,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的,应在作出裁定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十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在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根据第三百四十五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未上诉、人民检察院未抗诉的,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在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应当对被告人进行讯问。

报请复核的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一案一报。报送的材料包括报请复核的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各五份以及全部案卷、证据。死刑案件综合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和审理报告应当附送电子文本。

对于同案审理的案件,应当报送全案案卷、证据。曾经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一并报送原第一、二审案卷。

报请复核的报告应当写明案由、简要案情、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死刑案件综合报告应当包括被告人、被害人的基本情况,案件的由来和审理经过,案件侦破情况,第一审审理情况,第二审审理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情况,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处理意见。

根据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复核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应当全面审查被告人的年龄、刑事责任能力、是否怀孕等情况;原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情节、后果及危害程度;原判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必须判处死刑,是否必须立即执行;有无法定、酌定从重、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诉讼程序是否合法;以及应当审查的其他情况。

根据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应根据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一) 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应当裁定核准;

(二) 原判认定的某一具体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存在瑕疵,但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执行并无不当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的判决、裁定;

(三) 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过重的,应当改判;

(四) 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依法改判;

(五) 复核期间出现新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的,可以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依照本解释第二百二十条规定审理后依法改判;

(六) 原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在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根据第三百五十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时,应根据以下情形进行处理:

(一) 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的,应当裁定核准;

(二) 原判认定的某一具体事实或者引用的法律条款等存在瑕疵,但判处被告人死刑并无不当的,可以在纠正后作出核准的判决、裁定;

(三) 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四) 复核期间出现新的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证据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五) 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六) 原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对于一人有两罪以上被判处死刑的数罪并罚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犯罪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对于有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对全案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认为其中部分被告人的死刑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正确,但依法不应当判处死刑的,可以改判,并对其他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作出核准死刑的判决。

根据第三百五十三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的,根据案件情况,可以发回第二审人民法院或者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第一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应当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可以直接改判;必须通过开庭查清事实、核实证据或者纠正原审程序违法的,应当开庭审理。

根据第三百五十四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依照复核程序审理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发回高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依照第二审程序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根据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核准死刑,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但本解释第三百五十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案件除外。

在死刑复核期间,辩护律师要求当面反映意见的,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合议庭应当在办公场所听取其意见,并制作笔录;辩护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在死刑复核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意见的,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并将采纳情况及理由反馈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向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死刑案件复核结果。

延伸阅读
  1. 法院管辖范围的划分方式
  2.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
  3.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制定背景
  4.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
  5. 一、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什么是非法注射物
  2.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3. 人民检察院对看守所展开事故监督的情形
  4.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5. 刑事附带民事有伤残赔偿金吗?
  6. 申请抗诉时限:向检察院争取正义的窗口?
  7. 一般醉驾开庭要哪些人在场?法律规定醉驾收停车费吗?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