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二审开庭程序有关规定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17
对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程序规定
一、明确死刑、死缓案件二审开庭范围
根据《规定》,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上诉的案件一律应当开庭审理;一审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被告人上诉的案件,一般可以不开庭,但在被告人或其辩护人提出影响定罪量刑的新证据或具有刑诉法规定的情形时,应当开庭审理。这一规定进一步明确了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范围,既有利于贯彻控制和慎用死刑的刑事政策,也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确保庭审质量。
二、集中体现了控制死刑与慎重适用死刑的刑事司法政策
《规定》明确了死刑案件开庭审理的范围,并采取了具体措施来保障庭审质量和效果。例如,对于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被告人,在上诉期满后二审开庭前要求撤回上诉的,二审法院应进行审查。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后,认为原判决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不再开庭审理,准许被告人撤回上诉;认为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将无罪判为有罪、轻罪重判的,应当不准许撤回上诉,按照第二审程序开庭审理。此外,对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是否委托辩护人,也有明确规定,以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
三、明确证人应当出庭的三种情形
《规定》明确规定了三种情形下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必须出庭作证: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鉴定程序违反规定或者鉴定结论明显存在疑点的;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对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或被害人陈述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合议庭认为其他有必要出庭作证的情况。这一规定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提高庭审质量,推动证人出庭工作的进行。
四、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全面审查与重点审查相结合
《规定》明确,二审法院应当全面审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但在开庭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围绕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争议的问题和法院认为需要重点审查的问题进行。法庭调查的重点是对一审判决提出异议的事实、证据以及在二审期间提交的新证据;对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事实、证据和犯罪情节,可以不在庭审时调查;对一审判决认定的证据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也可以不再举证和质证。这些规定体现了繁简适当、重点突出的特点,有利于缩短庭审时间、提高庭审效率,并保持庭审的对抗性。
五、对共同犯罪案件实行开庭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
针对共同犯罪案件涉及多个被告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了开庭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共同犯罪中没有判处死刑且没有提出上诉的被告人,检察院和辩护人在开庭前表示不需要进行讯问和质证的,可以不再传唤到庭;对没有被判处死刑的其他被告人的罪行,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在庭审时审理;对被告人所犯数罪中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事实清楚且检察院、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没有异议的,可以不在庭审时审理。这样的规定既能保障开庭审理的效果,又能发挥书面审理的优势,实现公正的同时节约司法资源。
六、疑难、复杂、重大死刑案件应由院长或庭长担任审判长
《规定》要求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死刑案件,二审法院应当由院长或庭长担任审判长,以确保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这样可以保证审委会决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避免“审判分离”的局面。综上所述,《规定》明确了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的程序规定,体现了控制死刑与慎重适用死刑的刑事司法政策,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待完善的方面。这些规定的实施对于规范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程序、确保审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