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2 更新时间:2023-12-19
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下属机构,主要负责审理跨行政区域的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最高法院可能设立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华北六大巡回法院,每个分区设立一个巡回法庭。巡回法庭的地位高于省级高院,可以直接审理案件,相当于最高法院的分院。
巡回法庭是法院改革的试验田,也是改革的产物。在法律框架内,巡回法庭率先实施了法院能采取的改革措施,以实现案件审理的公平公正、程序的开放透明和裁判文书的法理交融,以增强人们的信服度。
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的最大特点是实行主审法官和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旨在落实“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的原则。
中国法院过去通常采取合议庭讨论的审理方式,判决由集体商讨后做出,很难界定责任。法官们认为,即使案件出错,他们只是提议人,判决最终由领导签字批准。
然而,主审法官制度是以主审法官为核心的审判团队运行机制。在实行主审法官制度后,主审法官直接签发法律文书,并对案件的质量、效率和效果终身负责。主审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组成审判团队,由主审法官领导。这是一种全新的审判机制和管理模式。
由于主审法官在签发文书时具有决定权力的增加,因此,对于巡回法庭的法官选拔需要特别讲究。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考量:
巡回法庭实行扁平化管理,不设固定合议庭和固定审判长,综合行政、司法调研、后勤事务和政工监察工作统一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不单设机构。巡回法庭设有专职廉政监察员,负责日常廉政监督工作。巡回法庭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防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的机制,强化防范司法腐败的机制。巡回法庭的主审法官由最高人民法院选派,每两年轮换一次,以防止与地方形成利益关系。巡回法庭受理的案件统一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并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立案信息、审判流程和裁判文书,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