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哪些工作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法律知识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哪些工作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8-13

 
120926
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进行以下工作:

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

在审判公诉案件时,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包括确定参与合议庭的人员和审判长的任命。

确定参与合议庭的人员

合议庭的成员由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必须是单数。根据审级不同,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在3人至7人之间。基层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合议庭应由3人组成,也可以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但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1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时,合议庭应由3人至7人组成。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时,合议庭应由3人至5人组成。

审判长的任命

审判长一般由合议庭组成人员中具有丰富经验和较强审判工作能力的审判员担任。如果院长或庭长参加合议庭,应由他们担任审判长。

送达起诉书副本

人民检察院应在开庭前最迟10日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

告知被告人的辩护权利

如果被告人未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在决定开庭前应当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如果被告人因家庭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未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提供辩护。如果被告人是聋哑盲人、未满18周岁的人或可能被判处死刑的,而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通知庭审相关人员

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5日通知被告人和辩护人提供出庭作证的证人,明确证人的身份、住址和通讯方式。还应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案件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人民法院还应将鉴定人名单、不出庭作证的证人和鉴定人名单以及准备当庭宣读和出示的证据复印件和照片提供给相关人员。

传唤和通知相关人员

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3日将传票送达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的送达对于确保这些人员能够准时出庭,保证法庭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公开审判的通告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多数情况下是公开审判的,但根据法律规定有些案件是不公开审判的。对于公开审判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3日以公告的形式提前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以便与案件有关的人和其他公民及时了解案件的审理情况,以备旁听。公告应加盖人民法院公章,并保留至开庭审判时。

上述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应由书记员以文字形式写入笔录,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后附在案卷中保存。

延伸阅读
  1.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
  2.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执行判决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法》的解释
  4. 审判监督程序如何提起
  5.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违约金过高判决书
  2.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3. 死刑复核权的尴尬地位
  4. 刑事案件二审:透明审理的应有之义?
  5. 交通事故有人死亡必须要开庭吗?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会被终身禁驾吗
  6. 上海醉驾的认定标准是什么?驾驶人员醉驾需要开庭吗?
  7. 检察院异地办案程序是怎样的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