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积极消极要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法律知识

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积极消极要件

点击数:43 更新时间:2024-06-19

 
120695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些刑事案件,是可以适用速裁程序进行审理的,要用速裁程序审理刑事案件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适用刑事速裁程序有哪些积极消极要件?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积极消极要件

积极条件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适用的条件既有积极条件(肯定性条件),也有消极条件(否定性条件)。积极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两大类。

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包括:

  1.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的案件适用范围为: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盗窃、诈骗、抢夺、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毒品犯罪、行贿犯罪、在公共场所实施的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情节较轻,依法可能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依法单处罚金的案件;
  2.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主观条件

主观条件包括: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没有异议;
  2. 当事人对适用法律没有争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人民检察院提出的量刑建议;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适用速裁程序。

消极条件

消极性的条件包括: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2.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指控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有异议;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但经审查认为可能不构成犯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
  4. 被告人对量刑建议没有异议但经审查认为量刑建议不当;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没有就赔偿损失、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
  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严重影响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
  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累犯、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定从重情节;
  8. 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侯,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速裁程序:

  1.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2. 被告人是未成年人;
  3. 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
  4.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或者适用速裁程序有异议;
  5. 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
  6. 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
延伸阅读
  1. 刑事判决无罪检察院抗诉当事人释放还是羁押
  2.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
  3.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
  4. 强制医疗的适用条件
  5.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规定
  2. 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处理程序
  3.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
  4. 审理附带民事上诉案件的法律程序
  5.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刑事赔偿程序
  6. 解除程序的简化与逻辑性的不足
  7. 公安机关隐瞒信访事项的处理方式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审判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流程
  3.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程序
  4. 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
  5. 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程序
  6. 刑事诉讼的立案程序
  7. 刑事强制措施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