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的定义是什么,提起公诉有哪些程序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11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公诉案件,又称为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并提起诉讼的案件。
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
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定权力的重要活动,其提起条件包括:
- 案件经过审查,证明被告人犯有刑事犯罪行为的事实清楚。
- 案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
- 案件符合法律规定的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
公诉案件的程序
提起公诉的程序包括以下活动:
- 作出提起公诉的决定。经过案件审查后,需要提起公诉的,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 撤回起诉。在法院判决前,如果发现证据不足或证据发生变化,无法进行补充侦查或补充侦查没有价值,不能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就可以撤回起诉。
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情形
在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法院判决前,可以撤回起诉的情形包括:
- 证据不足或证据发生变化,无法进行补充侦查或补充侦查没有价值,不能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
公诉案件的不宜撤回起诉情形
案件提起公诉后,发现以下情形之一时,不宜撤回起诉或全部撤回起诉,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 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证据发生变化,需要补充侦查的,应要求法庭延期审理。
- 经补充侦查后,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在补充侦查期限内提请法院恢复审理。
- 如果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犯罪的,可以撤回起诉。
公诉案件的补充侦查规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
公诉案件的审查起诉内容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必须查明以下内容:
- 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
- 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 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公诉案件的转化为自诉案件
如果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己的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被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将公诉案件转化为自诉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