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26
1. 决定提起公诉:在案件审查完毕后,需要提起公诉的,由检察长决定或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情况下,主诉检察官对办理的部分案件可以决定提起公诉。
2. 制作起诉书: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制作起诉书。起诉书必须加盖检察院的公章,并附上有关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
3. 移送起诉书和其他证据材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如果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要求补充证据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移送。
法庭调查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 启动法庭调查:由审判长宣布法庭调查开始后,由控方控诉开始。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宣读附带民事诉状。
2. 控、辩双方讯问或发问:控方提出控诉后,在审判长的主持下,被害人、被告人就起诉书中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逐一讯问被告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补充发问。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就附带民事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被告人的辩护人及法定代理人可以在起诉一方讯问完毕后向被告人发问。
对于共同犯罪中的各个被告人,由公诉人分别进行讯问。如果合议庭认为必要,可以传唤所有被告人同时到庭对质。
3. 调查核实其他证据:法庭调查时,必须当庭查证核实用作定案根据的证据。这包括通过证人作证、询问鉴定人、出示物证并进行辨认、宣读书面证词、书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