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宣判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宣判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01

 
120587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宣判时间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审理期限

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

审理期限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最晚不得超过一个半月。如果出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和提起时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前公诉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

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放弃诉讼权利的,应当准许,并记录在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八十九条的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的,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2. 不服政府对民间纠纷处理怎么办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4. 下级法院是否有权移送案件给上级法院管辖
  5. 种类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离婚案件中的诉讼费用及其负担
  2.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3.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4.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5.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