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书怎么送到法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公诉书怎么送到法院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3-12-14

 
120532
我国的法律有着许多的相关机构,处理一件案件是需要多种机构的同时处理,这就产生了机构间信息的传递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下面为我们整理的知识就是相关内容,关于公诉书怎样传达到法院,这其中的程序是相当复杂的,希望我们的文章对您能有帮助。

一、公诉书的送达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在书面诉状写好后,应及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庭递交,并同时提交相应的起诉状副本。此外,还应向人民法院提交所提供证据的原件或复印件。

一旦人民法院决定受理起诉状,将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以便被告进行应诉和答辩。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当事人确实有困难书写诉状,可以以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允许口头起诉,并将当事人口述的内容记录在案,同时按照诉状内容要求进行提示,以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并将口述内容告知对方当事人。

1.1 书面诉状的递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然而,该条款并未明确规定递交的具体方式,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改完善。例如,该条款中的“递交”是否可以采用邮寄方式等其他方式立案并未明确。根据实践经验,法院通常不会受理非书面递交的起诉状。

二、公诉书相关法律程序

在审查案件时,人民检察院有权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说明。此外,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如果认为需要补充侦查,可以将案件退回给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进行侦查。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且最多只能进行两次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将重新计算审查起诉的期限。如果案件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当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并且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如果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解除侦查中的财物查封、扣押、冻结。如果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并将案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及时将处理结果通知人民检察院。

延伸阅读
  1. 收到公诉书会怎么样
  2. 速裁程序中有量刑建议吗
  3. 刑事起诉状的格式和注意事项
  4. 起诉书怎么写,费用多少
  5. 检察机关的公诉书怎么写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3.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4.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5.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6.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7. 公诉书怎么送到法院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