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4-08
刑事诉讼法对于被害人是否包括法人及单位并未明确规定,因此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被害单位仅享有有限的诉讼权利,被排斥于被害人范围之外。
被害单位应当被确认为被害人。
从社会现实来看,单位的正当利益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针对单位的犯罪活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合同诈骗、票据诈骗常常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贪污、挪用公款犯罪常常使企业陷入困境;侵犯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的犯罪往往导致受害单位遭受巨大损失。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包括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各项权利,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被害单位应当被赋予被害人的地位。
从执法情况来看,由于执法队伍素质、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司法部门存在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重罪轻罚以及办案人员徇私枉法、被害人告状无门等现象。让被害单位享受被害人的各项诉讼权利,有利于消除司法腐败。
从法学理论来看,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单位不能成为被害人。因此,只要单位的正当利益或合法权益直接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就应当确认其为被害人。单位作为社会组织在法律上已被赋予人格化,法人的决策机关或法定代表人可以代表单位行使诉讼权利参与刑事诉讼活动。如果在刑事诉讼中不确认被害单位为被害人,将很难做出其他令人信服的确认。
从其他法律规定来看,民法和经济法都承认单位可以作为民事、经济案件的当事人。而刑事法作为实体法已经解决了单位可以作为某些犯罪的当事人(被告人)的问题。因此,在刑事诉讼中将单位列为当事人(被害人)是符合逻辑的。从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和司法解释来看,单位实际上已经享有被害人的某些权利,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单位享有附带民事诉讼提起权,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该项权利仅赋予被害人。
从司法公正和司法公开的要求来看,将被害单位排除于被害人范围之外,对司法机关而言有损于司法公开原则的贯彻;对被害单位而言则实际上丧失了案件当事人应当享有的诉讼权利,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将被害单位排除于被害人范围之外,也导致诉讼结构失衡,不利于充分发挥其控诉犯罪、证实犯罪的作用,也不利于司法机关兼听各方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诉讼参与人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一定诉讼权利,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除国家专门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人。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当事人是指与案件事实和处理结果有切身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具体包括:
(1)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称之为自诉人。
(2)自诉人: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被害人。若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犯罪而被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侦查,但尚未被提起公诉的人。
(4)被告人:被指控犯有某种罪行并被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包括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和公诉案件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自被提起公诉之日起称为被告人。
(5)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做出物质赔偿的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指对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物质赔偿责任的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包括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以及诉讼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