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分类及特点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被害人分类及特点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2-06

 
120185

被害人的分类及特征

一、基于犯罪成因和罪责的分类

根据犯罪的成因和罪责,我国犯罪学界通常将被害人分为五类,与国际上的分类方法相近:

  1. 无辜被害人:指在犯罪形成过程中没有任何差错和闪失的被害人。
  2. 有错被害人:指由于自己的言行举止、思想作风的错误而被犯罪分子利用的被害人。
  3. 错责相当的被害人:指在促成犯罪行为上与犯罪人有相同责任的被害人。
  4. 有责任的被害人:指在犯罪中起着引发或促成作用的被害人。
  5. 有罪被害人:指对犯罪起着决定作用的被害人。

二、基于被害人权益的分类

根据被害人的权益,被害人可以分为三类,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1. 人身权利被害人:包括生命权利、健康权力、人格权利、名誉权利以及性权利的被害人。
  2. 财产权利被害人:包括财产所有权、增值权、收益权以及使用权、管理权的被害人。
  3. 民主权利被害人: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申诉、控告权以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权的被害人。

被害人的特征

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是刑事诉讼法第82条明确规定的当事人之一,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证人作用。如果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就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享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作为自诉人,拥有当事人的地位。被害人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件当事人,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106条规定,"被害人"是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之一,几乎存在于大多数刑事案件中。尽管《刑事诉讼法》没有对"被害人"做出专门的定义,但结合其他条款,如第108条第2款所述的"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可得出被害人指的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在某些刑事案件中,犯罪行为给国家或集体财产造成损失,《刑事诉讼法》第99条第2款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意味着在某些刑事案件中,国家或集体也可能成为"被害人"。另外,一些犯罪行为并未造成实际的人身或财产等损失,这类案件的当事人中就没有明确、具体的"被害人",例如未造成损害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

延伸阅读
  1. 自诉案件的程序有哪些
  2. 信用卡诈骗立案到起诉多长时间
  3. 新刑事诉讼法全解读(十一)
  4. 刑事自诉或代理收费的标准是什么
  5. 刑事自诉人可以是法人吗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报案回执单有什么用
  2. 信用卡还不起了会被公安局立案吗
  3. 申请公诉怎么驳回
  4. 包庇罪有公诉时效吗
  5. 尸检报告由哪个部门出
  6. 偷盗公安不立案怎么办
  7. 刑事案件退回侦查期限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