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2-07
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应当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地点。对于已经被送交看守所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讯问。而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地点或者到其住处进行讯问。对于证人的询问,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通知证人到检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公安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履行告知义务。犯罪嫌疑人应当被告知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并告知其如果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这些告知事项应当被记录在案。对于证人的询问,应当告知其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承担作伪证或隐匿罪证的法律责任。
在收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时,应当遵守“不得自证其罪”的规则。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首先询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既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也要听取其作无罪的辩解。在收集证人证言时,应遵守“强制作证”的规则,即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在审判阶段,法院对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进行审查认定时,适用三种规则:
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被告人供述,应当被强制性排除。讯问笔录若未经被告人核对确认并签名,也应当被强制性排除。
被告人庭前供述一致且当庭翻供的情况下,应优先采信庭前供述。使用该规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被告人不能合理说明翻供理由,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存在矛盾;二是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相互印证。
若只有被告人的供述而没有其他证据存在,不得定罪判刑。
对证人证言的审查认定适用两种规则:
要求证人就直接感知的案件信息且当庭作证陈述,以证明案件事实。
对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并非证人亲自感知,无法确保其真实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的生活经验能够判定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