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举证责任是什么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11-13
刑事诉讼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有什么不同或者关联呢?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有关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知识。
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一、举证责任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指公诉方和辩护方在审判过程中向法庭提供证据,以证明其主张的案件事实的责任。举证责任包括三层含义:举证的行为责任、举证的说服责任和举证的结果责任。
理解举证责任的概念
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是两个密切相关但有所区别的概念。有人认为,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可以互相替用。有人认为,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是两个并列的概念,举证责任的主体是当事人,证明责任的主体是执法和司法人员。还有人认为,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是相容概念,前者包括后者。三种观点各有侧重,但在实质上并不相去甚远。举证的目的是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而证明也包含了举出证据的意思。因此,举证和证明是相辅相成的。在使用中,人们已经将举证责任理解为包括证明责任的含义,所以没有必要强行改变。在刑事审判中,公诉方提出事实主张的范围应包括被告人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等。举证责任的分配应根据这些事实主张来确定。
二、举证责任与事实主张
举证责任与事实主张是密切关联的。没有事实主张,就没有举证责任。事实主张决定了举证的内容。公诉方提出事实主张的范围应包括被告人犯罪的性质和情节等。被告人无罪不属于公诉方的事实主张范围,公诉方不承担证明被告人无罪的举证责任。公诉方的事实主张是否包括量刑建议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公诉方可以根据案件和被告人的情况提出量刑建议,但量刑建议不属于举证责任的范畴。
三、举证责任与证据展示
举证责任与证据展示是两个相关概念。证据展示是指在审判开始之前,诉讼双方按照一定规则和程序将自己的证据告知对方。证据展示的范围一般与举证责任的范围相一致。公诉方应将证明被告人有罪和罪重或罪轻的证据向辩护方展示,辩护方应将支持其承担举证责任的事实主张的证据向公诉方展示。是否向辩护方展示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公诉方应向辩护方展示其全部证据,包括可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然而,辩护律师或法官在要求公诉方宣读无罪证言时不符合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是基于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和确保司法公正的原则。无罪推定的目标是将“无罪者被错判有罪”的可能性限制到最低。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取向要求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可以不提供任何证据,仅对公诉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完成辩护的任务。被告人可以不做任何辩护,法庭也不能因此做出对被告人不利的判决。举证责任分配的操作层面上,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因是公诉方是诉讼程序的启动者,承担举证责任是合理且便利的。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的原因是被告人处于被动防守的位置,且否定某事实的存在难以举证。
二、公诉案件的举证责任
在公诉刑事案件中,由公诉方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公诉方要向法庭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实,并达到法定的证明标准。被告人无需向法庭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被告人可以不提供任何证据,仅对公诉方提出的证据进行质疑,完成辩护的任务。被告人可以不做任何辩护,法庭也不能因此做出对被告人不利的判决。
三、自诉案件的举证责任
在自诉刑事案件中,由原告即自诉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人不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自诉人不能用充分证据证明其指控的犯罪事实,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诉或驳回其起诉。如果经过开庭审理后,自诉人仍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法院应当判决被告人无罪。
举证责任转移
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由公诉方或自诉人承担,这并不意味着被告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承担任何举证责任。
举证责任分配规则
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确立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只是明确了整个案件的举证责任应该由提出犯罪指控的公诉方或自诉人承担。至于案件中具体事实或情节的举证责任,则应当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进行分配。
这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举证责任也会从公诉方或自诉人转移到被告人身上。举证责任转移并不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否定。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基础是刑事立法和司法的特定价值取向,即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需要。
举证责任的转移条件
然而,法律规定举证责任的转移,主要是考虑诉讼活动中证明的需要和举证的便利,即由哪一方先行举证更有利于诉讼证明的推进。在这个意义上讲,举证责任的转移是以举证便利和诉讼效率为前提的。
例如,某杀人案件的被告人声称自己在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而是在别的某个地方。对于这一事实主张,被告人就应该承担举证责任,即举出证据证明他案发时不在犯罪现场,而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举证责任就要由公诉方转移到被告方。这种转移是符合司法证明规律的。既然被告人提出一种具体的事实主张,他就应该提出相应的证据支持其主张,而且他显然处于举证的便利位置。
如果被告人可以随便提出一种事实主张,然后就让公诉方去举证反驳,自己却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那显然违反了司法公正的原则,也会极大地影响司法证明的效率。
被告方举证要求
不过,基于公诉方与被告方的力量对比和攻防位置,法律对被告方举证的要求可以低于对公诉方的举证要求。换言之,被告方的证明不必达到“证据确实充分”或者“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而只要能够证明其不在犯罪现场的可能性大于其在犯罪现场的可能性就算完成了举证的任务。这种标准相当于英美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使用的“优势证明”标准。
一旦被告方完成举证之后,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就又转移到公诉方。而且,公诉方应该用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包括被告人在案发时就在犯罪现场的事实。
被告方举证责任的范围
并非被告方对自己的所有辩护主张都要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被告方只是消极地否定公诉方的事实主张,如声称自己没有杀人,那么被告方对这种事实主张就不承担举证责任,或者说,这里就不能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
只有当被告方提出具有积极辩护意义的具体事实主张时,举证责任才转移到被告方。例如,被告人不仅说自己没有杀人,而且说该被害人是被另外某个人杀死的,以此证明自己不是杀人犯,那么被告人对这个具体的事实主张就要承担举证责任。
常见的举证责任转移辩护主张
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能够导致举证责任转移的辩护主张包括四类:
- 关于被告人责任能力的事实主张,例如,被告人有精神病或者在案发时处于精神不正常的状态;被告人在案发时没有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等。
- 关于被告人行为合法性或正当性的事实主张,例如,被告人的杀人或伤人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被告人的破坏财物行为属于紧急避险等。
- 关于侦查人员或执法人员行为违法性的事实主张,例如,被告人之所以实施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因为公安人员的“侦查陷阱”;被告人之所以承认自己有罪是因为侦查人员的刑讯逼供等。
- 关于被告人根本不可能实施指控犯罪行为的事实主张,例如,被告人根本不可能实施该抢劫行为,因为案发时他不在犯罪现场;被告人根本不可能实施该杀人行为,因为被害人是被另外一个人杀死的。
举证责任的转移条件
在刑事诉讼中,能否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必须对被告人提出的事实主张进行具体的分析。在自诉刑事案件中,举证责任的转移是一种更为常见的现象。当被告人提出具体的事实主张反驳自诉人的指控时,举证责任便转移到被告人一方。在被告人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事实主张之后,举证责任又转移到自诉人身上。
另外,按照法律规定,被告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对自诉人提出反诉。对于反诉的事实主张,被告人当然负有举证责任。